专业名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0504M
风电以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效益,已成为21世纪中国重要的可持续电源。中国风电人才严重短缺,人才培养已成为中国风电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
西安理工大学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进行风力发电机组及风电场的设计、制造,运行、试验研究、项目投资与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发电公司、研究所、设计院、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风电场、电力建设企业大专院校、有关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风电场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风电机组的设计与制造,风能资源的测量与
评估,风力发电项目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工程力学,风工程空气动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风力机理论与设计,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机组控制技术,风电场规划与设计等。
本专业精课程扩学图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投人副教授5人,13人具有博士学位。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已获省级科技成果奖3项,厅局级奖6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出版著作8部。
本专业所依托的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子权。
培养目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新能源产业,立足于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
就业去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主要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内容涉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电能、等等。各开设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特点不同,导致在具体的学科方向上不同。
培养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
课程体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课程内容体系的设置上紧密结合培养目标要求,既注重“厚基础”,突出基本理论与方法,又注重“宽方向”,丰富课程知识结构。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和“能力结构”的形成。
理论部分:在基础教育系列中重点强调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群。在专业教育系列中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风能与动力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风力发电原理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实践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就业去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目前相关专业开设现状
国内仅有十几所高校增设了核能相关专业,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开设了核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等专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开设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山东建筑大学、南昌大学等几所高校开设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材料等专业。国内尚没有高校开设生物质能相关专业